新博国际平台总站首页入口基金业开放与发展论坛7月9日举行肖钢王忠民等大咖齐聚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刘元旭、周琳)戴着政府的帽子,拿着企业的票子,屡被禁止的“红顶商人”,仍在编制内外自由游走——最新数据显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共排查出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近8万人次,完成清理约5.5万人次。 本应是两条平行线的政商,在一些领导干部“一手掌权、一手抓钱”的冲动下,异化为“联姻分利”的隐性腐败,对“权力兼职”的整治应不留死角。 2013年10月,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其中规定“现职和不担任现职但未办理退(离)休手续的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任职)”,各地掀起集中规范清理行动。 江苏省排查出5374人,4726人退出;山东摸排出7640人,已清理规范6038人……在集中规范清理干部到企业兼职期间,全国各省区市共排查出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兼职近8万人次。左右逢源的“两栖人”,不得不做出“取舍”。 在这其中,吉林省副省级“灰顶商人”清理最引人注目。三名原副省长违规担任地方银行、担保公司或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董事长,1人因个人严重违法违纪被处理,另外2人均辞去在企业兼任的职务。 金融机构并非兼职官员的“唯一选择”,城投公司、地方融资公司同样是一些党政干部热衷的去处。近年来,多地都曾被曝政府官员在城投公司兼职的问题,例如内蒙古赤峰市一副市长就曾兼任赤峰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一些市区县的融资平台公司,掌门人往往都是“红顶商人”,由副市长、副区长、副县长等兼任,公司关键岗位负责人也往往是当地政府部门负责人,甚至职能部门或事业单位“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根据2013年年报数据显示,曾经在党政机关或者公检法系统有过任职经历的官员独董超过900人,这些独董分布在约800家上市公司中,也就是说平均不到3家上市公司就有1人次的官员独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教授说,党政机关货币化工资水平与国企相比有很大差距,利益驱动下,干部有利可图,企业借权生财,自然“一拍即合”。 未领薪酬说?“无论是否经过批准,公务员在企业兼职应该认为是一律禁止的,不拿薪也不代表不‘偷腥’。”制度反腐专家、学者李永忠认为,即便不发薪水,官员在企业享受的福利待遇、吃喝用车、报销签单等,都是隐性的灰色收入,更有一些官员在位时为企业“开后门”,退位后再去拿好处,或安排子女亲戚“入暗股”,形成了一种“期权兼职”。 非营利性说?早在2004年中组部就发文指出,党政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的相关规定中,企业包括国有、民营、三资等所有类型的股份制或非股份制企业,“没有营利或非营利性质之分”。 一手端着体制的饭碗,一手享着企业的福利,尽管不是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就必然腐败、陷入“灰色”,但危害毋庸讳言。不仅破坏市场公平秩序,更易让政府职能出现错位,产生权力寻租。 此前,佳木斯市原国土局长在狱中就写下自述,承认其曾在市领导的指示下,为佳木斯市最大的国企违规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让其融资骗贷数十亿元,只因该国企董事长正是当地政府的主要负责人。 “从目前曝光的情况看,多轮‘禁令’都未得到严格执行。”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一些退休的党政干部通过进入协会、高校等办法巧立名目,采用“曲线策略”在企业兼职,一些干部超标准、超编制配备公车,“借道”企业登记产权,长期借用、调用的案例不在少数。“归根到底,企业所需是干部的‘人脉关系’和权力影响力。” 禁止党政机关干部到企业兼职的规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2004年,《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进行清理的通知》中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2006年开始施行的《公务员法》中规定,公务员不得从事或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2013年,中央组织部再发意见,用“严禁”“不得”“不准”等词语替代“原则上”、“一般”等模糊词语,对已退休或未办理退休手续的党政领导干部到各类企业兼职也进行了刚性规定。 在这个权力与利益深深交织的场域中,商人争相“戴帽”,官员企图揩油,背后暴露的其实是政府职能错位、越位。聘请官员或者刚刚退休的官员出任企业负责人,这种“暧昧关系”,让少数人既享受着干部待遇,又尝到了企业高薪的甜头,诱惑力可谓不小。而那些在任期间和企业搞好关系、退休或离职后马上进企业拿高薪的“权力期权化”行为,更是败坏党风政风。 整治还应消除死角。除企业外,官员在学会、协会等社团组织兼职也并不少见,一些协会的正副会长中,一半都是现任官员,利用官员影响力,通过办会、评奖向企业“敛财”的手法同样恶劣,行业协会也应尽快去行政化、放开竞争,向“二政府”说再见。 竹立家说,已查出的大规模出现违规兼职,不能简单“一辞了之”,需要对违规兼职者一查到底,对隐形腐败形成追缴;对一些不留弹性的限制与回避条款需严肃、到位执行。此次论坛年会主题是“全球新局势”,董津义表示,“李大大总理向国际社会阐述的是中国经济新常态,构成对联可以是‘全球新局势、中国新常态’,横批‘同舟共济’,彰显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
牛犁指出,一些定制、标准化的的商品通过网络采购确实更加方便而且价格低廉。“新博国际平台总站+流通”的方式可能成为未来流通业发展的大趋势。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按照管办分开、政事分开要求,新博国际平台总站竞争机制,通过招标等方式,鼓励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服务,降低运行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规范经办服务协议,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要综合考虑基金规模、参保人数、服务内容等因素,科学确定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基本医保费用标准,并建立与人力成本、物价涨跌等因素相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介绍,“XX神器”恶意手机病毒于8月2日凌晨被初次发现,包含病毒的短信在手机用户之间被大面积传播,至8月2日上午达到峰值。据初步估计,被感染用户达新博国际平台总站。
中国好人:精彩故事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2014年“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综述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12月30日,中央文明办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中国好人榜十二月份入选名单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恪守诚信辛苦10年替夫偿还百万欠债的青岛市农妇姜恩兰,为救他人献出宝贵生命的北海市祖孙俩陈业远、莫宏珍,忍痛护送患者、不顾自己突发疾病离世的佳木斯市救护车司机贾海波,两度辞职照顾重病父母的株洲市“80后”彭程等106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伴随着新年钟声,中国好人带来的感动,又一次激发出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热情和力量。 “请把您身边的好人好事告诉我!”这是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出发点。活动自2008年5月始在全国展开,发动各界群众和广大网民在熟悉人群中推举好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好事,每月评出约10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014年,中国文明网还联合中国移动公司开通网上好人好事线索推荐展示平台,为人们参与活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中国移动公司在掌上营业厅推出“中国好人”客户端和“好人365”订阅包,在499个实体营业厅投放近100万份宣传海报,累计覆盖手机用户5320多万户。一年来,共收到好人好事线索4万多条,重点宣传展示候选人8753位,网民留言近500万条,评出了1241位中国好人。 2014,太多感动让人难忘。这些上榜好人中,有12年挽救1053个鲜活生命的湖北汉江义务救护队,夺刀救人的江西“好考生”柳艳兵、易政勇,安徽舍命勇救跳楼学生的“好教师”朱长海,他们见义勇为、勇于担当;有免费载乘残疾人和老人的北京“好的哥”郭汉华,新疆23年抚养汉族脑瘫弃婴的维族“好妈妈”塞满汗·达吾提,他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有只为“有生之年直起腰杆子”、打工20年替儿还债的“好老爹”王月申,“千里寻人为还债”的“好商人”谢岩斌,30多年粮食买卖从不短斤少两的“信义兄弟”王长义、王长信,他们以诚待人、守信践诺;有为解决百姓疾苦、劳累过度辞世的“好县长”柴生芳,26载播出壮乡“好声音”的乡村广播员苏文丰,18年坚守1平方公里“战场”的“好交警”黄涛,他们敬岗爱业、默默奉献;有用拉板车载90岁老母游中国的“好女儿”谢淑华,39年抚养5个侄儿侄女成人成才的“好姑姑”韩会林,照顾盲兄45载、一生做哥哥眼睛的“好弟弟”张永武,他们孝老爱亲、血脉相依……1241位中国好人、1241个普通名字、1241个感人故事,真实地反映了社会道德风尚的主流,体现了亿万群众对精神家园的执著和坚守,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思想道德的新境界、新高度。 看到令人感动、叫人喝彩的感人事迹,网民、手机用户热情点赞、踊跃留言,纷纷表达向好人学习的心声。在河南“诚信老爹”王月申的事迹页面上,网友留言:“老爹只是一个农民,也许不清楚诚信的含义,但他教给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诚信。”看到陕西“好干部”聂国松为救落水儿童自己留下后遗症的故事,网友留言说:“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却不顾自己的安危挽回另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看到安徽为乡亲创办农家书屋的作家金兴安的事迹,网友感叹:践行感恩从来不需口号,只要行动和一以贯之的坚持。看到湖北五代人打造“良心秤”、传承诚信家风的江玉珍、江远斌的故事后,网友点赞说:秤,量的是斤两,称的却是良心。江家姐弟的良心秤虽小,却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道义。 如何广泛传扬“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评出的中国好人事迹?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12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一条时长45秒、报道《好人365》的新闻给出了答案。合肥日报常务副总编辑解光平认为,“《好人365》之所以广受好评,是因为它立足草根视角,讲述好人平凡故事,打破了中国人传统的好事不出门的传播法则,使好人事迹得到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彰显了蕴含在亿万群众中的道德力量和价值准则。” 《好人365》是中国文明网于9月5日重点推出的专栏,每月从中国好人榜100余位上榜人物中,精选30位事迹感人的中国好人作为专栏封面人物,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每天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感人故事,带领广大网友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积极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10月27日起,中国文明网又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组成“五网联盟”共推《好人365》、共讲中国好人的精彩故事。截至12月29日,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1.8亿,百度相关搜索超过677万条,网民转发、留言超过69.4万条,许多网友成为中国好人的铁杆“粉丝”。 “不讲大道理,只有小故事。”《好人365》讲述了“好医生”、“好警察”、“好教师”、“好工人”、“好老板”、“好父亲”、“好妻子”、“好女儿”等中国好人的精彩故事,一个个朴实生动、真切感人。第1期的“好校长”马刚,是一名慈善校长,12年间打工养校,资助500多名儿童。第17期的“好妻子”陈圆圆,16年前偶然结识勇斗劫匪被烧伤的平民英雄赵强国,不顾世俗偏见嫁给他,用爱建起一个幸福家庭。第57期的“好丈夫”王世所,43年不离不弃照顾瘫痪妻子,从喂饭到清洗尿布,从理疗按摩到说话聊天,爱情传奇搬上了银幕。第76期的“好演员”金汉,路上勇斗歹徒,戏里演勇士伯武,戏外当英雄好汉,在艺术世界与现实人生奇妙融合。第78期的“好战士”谢樵,在鲁甸地震中为寻找失踪群众,用一跃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令人无不动容。第87期的“好司机”程文翔,在无人知晓中捡到价值百万黄金首饰,果断完璧归赵,诚信品质千金不换。《好人365》,以清新的风格、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一个个凡人善举的精彩瞬间,演绎了一支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奏鸣曲,讲述的每个故事都如涓涓细流,汇聚成爱的暖流,涌向了人们的心间。 越真实朴素,越感人至深。《好人365》已成为展示平民英雄、凡人善举的重要平台,是一场生动深刻、广泛持久的群众性道德教育活动,弘扬了真善美,传播了正能量,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崇尚、学习、争当“中国好人”的火热情怀。绍兴网友殷建光说:“《好人365》是‘行进中国’的代言人,这些人物是时代的楷模,他们的精彩故事立体形象地展示了行进中国。”烟台网友蔡玉霞点赞:“《好人365》给人心中注入了向善的正能量,专栏用中国好人的高尚品德,激发我们形成善良的品性,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重庆网友郑龙说:“《好人365》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最佳注脚,故事的主角从不同侧面把核心价值观浓缩成时代音符,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指引社会文明方向。”青岛网友董宏达说:“每天读一个中国好人故事,像看电视连续剧,边看边品,不意间就走近了好人,走进了好人的心灵。”还有网友评论:“《好人365》始终扮演着心平气静的讲述者角色,做到不偏不倚、不做粉饰雕琢,反而使栏目迸发出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2014这一年,现场交流活动不断行进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路上,先后走进了南京、温州、杭州、广安、福州、威海、金昌、赣州等24个城市,活动每到一地即感动一方,成为当地的舆论热点。每场活动承载了丰富的道德内涵:现场采访,从情感深处进行对话交流;视频短片,真实呈现好人事迹;文艺节目,用艺术焕发道德力量;帮扶互助,树立好人有好报的导向;赠送“道德传家宝”,让中华传统美德代代传承…… 在3月14日浙江温州的活动现场上,红日亭志愿服务队的孙兰香老人说:“我是红日亭最年轻的志愿者,今年64岁啦!能为大家服务,天天都高兴,越活越年轻!”温州红日亭的老人们夏送伏茶冬施粥,几十年如一日免费提供粥茶,使“温情、温馨、温暖”洋溢温州、融入人心,是无数身边好人中的一颗耀眼之星。 10月12日,在江苏常熟举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上,两个“老书记”的故事,至今都叫人难以忘怀。常熟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让村民都住进了两百多平方米的别墅,自己却住集体公寓;把常盛集团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大企业,自己却拒绝应得千万元股份。在台上他笑得非常开心:“让村里人过上城里人都羡慕的好日子,我不傻,我幸福,值得!”79岁高龄的张家港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把曾经人均收入68元、出了名的穷村,变成“华夏第一钢村”、“乡村里的都市”。在现场讲到最近换届他又被全票留任的时候,老书记突然哽咽落泪,他说:“想到乡亲们的信任,我很幸福。”一个笑一个哭,现场观众无不动容。苏州市文明办副主任刘文伟说:“从网上评选到网下互动,好人故事从网上讲到网下,接地气、动人心、有实效,让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当好人、做好事、存好心,人人可为、时时可为!” 11月2日,现场活动走进河北邯郸。看着舞台上根据自己故事创作的情景诗《让妈妈回家》,孝老爱亲好人班银城泣不成声。他的父亲早逝,他13岁时母亲又走失,他用了17年时间踏遍四省千村找到母亲。他的执著和孝行,绘了一幅动人的当代孝子图,感染了无数观众。“走进交流活动现场,能使人精神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一位观众在活动散场后,激动地对记者如是说。 吉林市的这场活动,正值北国寒冬。根据中国好人事迹创作的情景讲述《爱在天地间》、二人转《大爱江城》等文艺节目,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许多人流下热泪。参加交流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吉林市保民律师事务所主任修保,看到刘凤英大姐常年服务13家敬老院、资助4000余名贫困学生的事迹,非常激动,当场承诺捐助20万元。像这样,好人帮好人、社会帮好人,文明单位、爱心企业和各界人士“帮好人圆梦”的行动,已成为交流活动的固定环节,引领了崇尚、关爱和礼遇中国好人的社会风尚。活动后,一位观众对记者说:“身边人身边事,这些让人点赞的善行义举、孝爱诚心,无疑是今冬的最美景色,这场交流活动传来了温暖的新年祝福和正能量!” 过去这一年,一张张朴实面孔,一个个感人故事,谱就了一曲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之歌。这一路,无数上榜好人,无数感人瞬间,无数次地让人泪眼婆娑,激励人们从心动到行动。中国好人,为我们的“中国梦”,注入了深厚磅礴的无穷力量。